整整48年过去了,常常想起少年时曾住过的一条坊巷以及那里的快乐生活。
其实在那儿住的时间不算长,只3年,从小学2年级到4年级。
坊巷不长,从延安路进去,转个丁字弯,从小车桥那边出来。几十户人家,大大小小百来个孩子吧。那时也是就近入学的,所以,这儿的小孩基本上都在长生路小学读书。
我从天长小学背后的瑄寿里搬过去,不算太远,用不着转学,但差了这个契机,大家要生疏许多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与年邻相仿的小伙伴们混迹到一道,我已记不清了。但大家一起玩耍,活动的情景,在我脑中留下印象很深。
天长小学的孩子,出身优越的多,而少时的我,身体薄弱,身形瘦小,常常因病缺课,成绩平淡。为此,老师不怎么待见,而我脾气倔强,常冷眼旁观班中热闹,不凑合,无所谓,也甘愿在班中落单。
瑄寿里是尖顶洋房大花园,这里是寻常坊巷陌里人家,但我却在这里找到了新天地,很快就混入了长生路小学的队伍中。不但在巷子里伙伴家中玩,还相跟着去她们同学家中玩,常常都是一群一伙地来去。
记得坊巷口的北面那家,大人是京剧演员,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腰上扎一条黑色的宽腰带,穿着灯笼裤在门口练功,我们也一道跟着练.练不过他们的,他们会翻前空翻,后空翻,一脚踢起来高过头顶,我们哪会哟。
邻居中还有好几位越剧演员,都是杭州城里有名的呢!这更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练功的积极性。那时我们常常去的是长生路上市教育局旁的一幢花园洋房,是邻里小伙伴的同学家。那家也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和宽阔的水磨石长阳台,我们就在阳台栏杆上练习压腿。
这段时间我们还真的好好的做了会演员梦,不过,还真有考上演员的,一男一女,男的是越剧团,女的是京剧团。
这儿离老医学院近,医学院的大操场,健身房,解剖室,都成了我们猎奇和玩耍的好地方。
成群结队探秘解剖室,真是又怕又奇。那时条件差,解剖室是简陋的平房,座落在一个荒芜的园子里,篱笆这么一围,也不上锁的。我们约好了要去看死尸,传达室这关怎么过呢?小小人儿办法多,我们弯下腰,低下头,一个接一个从传达室的窗下钻进校园。进了校园就不用慌了,大摇大摆往前走好了。
死尸都泡在水泥池中的福尔马林药水中,棕色的,零件安放在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中。解剖室的中间是桌子,正前方有讲台和黑板,四周有好几个长方形水泥池,都有盖的。盖子很重,要用粗木棒来撬的,力气不够大,要三五个人一起才撬得动。
秋天的黄昏去看死尸,最为可怕。虽然外面太阳还是明晃晃的,但荒败的园子里,衰草丛生,黄叶飘散,风一吹起,树叶沙沙作响,已有秋虫在耳边鸣叫,一种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。这种时候,我进又不敢进,离又不敢离,站在门口一声声呼叫他们:“好回去了!好回去了!”
有一年一个晚上,已八点多了,有人来叫,说是医学院的壜花开了,我们又结伴蜂拥而去,那一盆壜花摆放在台子上,下面还铺着一块红布。眼看着雪白的壜花一点一点地从叶筋里伸出来,一点一点地开放,又慢慢地收落。这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壜花开,领教了“壜花一现“的景界。
父亲的工作调动了,我们又搬家了,从杭州市中心来到城东郊,这次连学校一起转了,我到新的学校就读小学五年级。小伙伴们来看过我2次,离得远,后来就失去了联系。
我在杭州住过的地方不少了,但唯独这条坊巷,我从来没有忘却,融洽的纷围,热情和乐的小伙伴----,既市井平凡,又欢乐大气。我们10号对面人家种有一株蔷薇类的植物,树冠很繁茂,大半扑在天井的围墙外,开满一簇簇密集的白色小花,花朵的直径只1公分多点,但是香味扑鼻,十分好闻。到底叫个什么花名,我至今不知。我寻找过,但也从来没有找到过这样的。不知还有人能记起这株花吗?
我没有忘却,曾带给我少年时欢乐的温情的坊巷,故而在48年后的博客中提到了它。哪里晓得呀,一个无意中提及的地名,被神奇的网络传输给了已在大洋彼岸安家的友邻,他们就这样通过网络将我找到。这时我才知道,此情结并非我一人独有,这条坊巷虽然已消失于城市的改扩建中,但它独有的气质,就像一坛陈酿,历久弥香,使人流连,使人回味,这就是它在网络中重生的缘由。我们在这个虚拟的网络坊巷中,重续我们的邻里情缘。

查看次数: 104

评论

您必须是杭州延龄坊-Hangzhou Yan-ling Fang的成员才能加评论!

加入 杭州延龄坊-Hangzhou Yan-ling Fang

在2008 年12月21日上由周若虹添加的评论(2时03分pm)
晓瑾,你好!
姚水娟阿姨家,是我当时去玩得最多的人家了,她两个女儿,大妹和小妹,我记忆很深,大妹的脸要胖一些,小妹的脸瘦削一些.小妹比我小一岁,好像和我弟弟是同学,大妹比我要大一两岁.纽玲玲和我同年,就是她把我带入到长生路小学的玩伴中,但现在我不能确定,她们是否能记得起我来了.
在2008 年12月18日上由褚晓瑾添加的评论(12时20分pm)
周大姐(我大概要叫您阿姨了吧),我来给你补充一个关于越剧演员的细节:四号里有一位姚外婆,姚水娟,是当年越剧十姐妹之一,很有名,她在电影[碧玉簪]里演陈秀英的妈妈陈夫人。她去世的时候我还小,但是也记得花圈摆到了弄堂口,很多人都停下来看。
在2008 年12月3日上由幼玲添加的评论(8时22分pm)
周大姐你好!今看到早报“延龄坊情结”报道很震动。回忆起小时候往事与你写的情景真切感慨,接蓓蓓电话才知道你住我家隔壁,还能记住我们名字,真了不得谢了!遗憾我不记得.....但是不会影响大家对往事美好的回忆。
在2008 年12月2日上由毛毛添加的评论(5时31分am)
周大姐回忆得好!并贺贵文被报刊伯乐相中。可乐也是神探妙得老邻居。

类似的往日回忆曾经点缀了无数同龄人的少年青春和黄昏之梦。人生一幸也。
在2008 年12月1日上由蓓蓓添加的评论(8时54分pm)
周大姐你好!没想到你的记性这么好,而且这么有才,我父亲想打听你现在住那里,就任何工作。
你说我们的延龄坊要上报了,这下我们的朋友更多了,我们能大团聚了太开心了!
在2008 年12月1日上由龚坚华添加的评论(3时32分pm)
能能说得对,原来我家是有一个小天井,种着一棵树,半圆弧的墙上是有铁尖头的,原来有太阳的日子,天井里坐坐是很“落胃”的,只是后来我家几个伢儿多大了,眠床放不下呀,就打报告请房管处改成了小房间了。
周大姐,我记不得了,一点印象也没有……
在2008 年11月30日上由neng能添加的评论(5时52分pm)
延龄路延龄坊2卉14号应该就是我们弄,就不知是谁. 住在阿胖家(14号)有两户.早的一户女主人是小学校长. 好像有个女儿. 男主人也好像是哪里的干部,但不知何故去逝. 他的死好像那时很轰动. 当时尸体还送医大解剖.很多人去看.我也跟去过.就在我父亲他科里弄的. 后来那家搬走了. 新搬来的那家记得会吃老鼠的. 应该大家会记起来.
在2008 年11月30日上由丁可乐添加的评论(1时39分am)
当时还查到这么一个文章,“从醉白楼到留椿屋”,其中提到“大耳朵的家就在这里,延龄路延龄坊2卉14号”. 如果文中的“延龄路延龄坊2卉14号”是真的延龄坊,大家看看这个大耳朵会是哪个。
在2008 年11月30日上由丁可乐添加的评论(1时31分am)
能能说得很好,48年的时间不算短了,我们确实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位大姐,而且是一位记忆好,很会写的大姐。 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缘分吧。当时我用浏览器右健收索延龄坊三个字,查遍几大收索网站,只找到十来条左右的网页,大多来自于我的丁家网,只有周大姐的当头一句,“小时候曾在延龄坊住”,非常突出,令人心跳,于是我大胆地留了个言。。。 这个网开办不到一个月,我们对延龄坊的记忆,就像山涧的流水,点点滴滴,越淌越清澈。从当初的隐隐约约只记得几个人的绰号,到现在收集了大多数当年小朋友的大名。今天的延龄坊真的是越来越真切,更加的看得见,摸得到了。但愿还有更多的邻居找到这个延龄坊,回来看看。

能能的倒背衣那时我们也穿过的。后面带儿一系,很方便,前面油啧啧的,分不清是鼻涕还是剩饭。
在2008 年11月29日上由neng能添加的评论(11时18分pm)
48年后的博客让你重返故里,重续邻里情缘. 也让我们多了一位大姐, 更让我高心的是对我小时候穿的倒背衣有那么深的印像. 有机会一定要谢谢你对我"弱智"年代的关爱.

我们10号对面人家种有一株蔷薇类的植物.我也记起来了. 好象带刺的. 那是一华家. 小时候常抓住尖头铁栏,爬上去看一华家, 后来改为住房了.

祝延龄坊老邻居们:

﹒﹒﹒﹒﹒ 关于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等的订购通知

﹒﹒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已制作完毕,将于近期正式出版,由延龄坊居委会发行。现开始预订,望延龄坊各位居民踊跃订购。

﹒﹒此片乃可人同志近年来的一大力作,以纪录影片的方式记录了延龄坊发展的历史进程,留下许多后延龄坊时代的珍贵影像资料,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,非常值得延龄坊居民的珍藏。

延龄坊居委会
2010-6-1

附表
订购号 片名 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定价﹒﹒﹒﹒﹒﹒﹒注
1﹒﹒﹒欢聚茶岭--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¥30/套(2片)﹒DVD
﹒﹒﹒﹒﹒﹒﹒﹒(2010年5月9日)
2﹒﹒﹒欢聚醉白楼--延龄坊第三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¥15/套(1片)DVD
﹒﹒﹒﹒﹒﹒﹒﹒(2008年11月9日)

订购方式:电话13857188487
邮件 hthz@163.com
延龄坊官网

© 2024   Created by 丁可乐.   提供支持

报告问题  |  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