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大家回复予以更正补充。
综合毛毛的文章,加上刮场收肚,整理出现在这样。大家可以点右健-看照片,来看原版大小的。等到人名全部凑齐后,再最后整理。

名字拼写什么的都需要更正。目前只是投石问路。大家不要生气。

12-29 更新: 点击下图看最新版本

查看次数: 825

回复

该讨论的回复

可乐,我们8号还有你的表弟李爱华,不知现在是不是叫这个名,从小是个非常活络的小男孩,极聪明的,听说现在事业也很成功,不知近况如何了。
建华不问我倒也忘记了。这个表弟我已经几十年没见过了,音信全无。本来几次回国要去北京看看的,但是又怕人家嫌弃。我们家族有好多人都去了北京干革命。 我的经验是人一到了北京,就自然而然的昂起了不屈的头颅,杭州在北京的下面,不低头如何看得见。所以不在我们延龄坊的名人录里也有它的道理。
李爱华大名叫李征,现在IBM工作,相当优秀,是个工作狂。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太拼命,导致肾衰竭,好在现在医学发达,换肾后的他又在继续拼命工作了。
哦,一凡,这个表弟,你要给他上上课了,身体是第一位的,不能拼命工作,包括你自己,发财也要发的适可而止哟,永保青春噢!
11#的钱家的子女:毛毛(当年在家),青青(中学老师)和玲玲.(读音)
其实,我想这“延龄坊名人录”最后的确定,还得由“延龄坊名人录编辑委员会”开具介绍信,去派出所查查当时的户口,延龄坊是归湖滨派出所管的,最好还能找到当时分管延龄坊的警察叔叔。
我看网上经常用“人肉搜索“这个词,是不是委员会同志们也可以“人肉搜索“一下,不要麻烦湖滨派出所了。
涛涛说地对,实际上寻寻还是蛮便当地,慢慢较上网的多起来的自然会全起来地。
同志们,不好啦,有情况啦,督来看!
我前个礼拜偶尔发现网上有个人写的文章,说他以前住在延龄坊,便留了个言。今天回头看有了个回言。我不敢再留言,请大家给参谋一下,这个人说的地方是不是我们的延龄坊。是的话我再去留个言。不然就弄错了。这个人的网址在:http://blog.19lou.com/10181855/
留言见下图:

那时的延龄坊是在他所说的地方,延安路是被医大拦断的,记得小时候上医大幼儿园是从南司弄口的一条小弄堂进去的.
我也是从医大幼儿院出来的,不过,那是五十年代的事了.
三组同胞的回忆文章,读来又沙又甜:http://blog.zjol.com.cn/199235/viewspace-627106
井水浸西瓜
锦云生在杭州,长在杭州。现在杭州青春路上书店的位置就是我童年长大的地方。
那是有一个20多户人家的二层楼庭院。前门叫庆年里2呈,大门正对浙江医学院。后门叫养颐里11号,有一条约五米宽的小弄堂,左接延龄坊,右通庆春路。
庭院的房子座北朝南。呈︼形,前面是一个大院子,院子的正中有一口水井。这井下有三平方米宽,井里的水,清凉甘冽。
每到夏天,那家买了西瓜,就放进网兜,用一根长绳系上,慢慢地浸泡入井水里,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砖块上。并作上记号。
盛夏时,井里面的西瓜多达二十来个。这可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忙坏了。大家团团围在井边,叽叽喳喳,指指点点,争得面红耳赤。
小萍着急地说:“这是我家的,我家的西瓜最大了!”
小林抢着说:“我家的西瓜比你家大,更比你家的甜!”
我悄悄地向井里瞧瞧,心想:我家的西瓜才最大最甜的了!
有的男孩子,不和我们争论,大声喝道“让开,让开!”于是噗通一声,扔下一只水桶,打上一桶清咧的井水,从头往下浇个透湿。霎时,围观的人群会闪电般散开,站到水溅不到的地方。
不一会儿,又会拥挤到井边,着急地喊道:我家的西瓜呢?!我家的西瓜呢?!
因为西瓜随着水的波动起伏,有的一时半会不浮上来。
哪家的西瓜先开剖,就会主动邀别家的孩子一块儿吃。
没有冰箱的年代,嗬,用井水浸泡的西瓜又沙又甜。那味道仿佛还留在齿缝里呢!

RSS

祝延龄坊老邻居们:

﹒﹒﹒﹒﹒ 关于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等的订购通知

﹒﹒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已制作完毕,将于近期正式出版,由延龄坊居委会发行。现开始预订,望延龄坊各位居民踊跃订购。

﹒﹒此片乃可人同志近年来的一大力作,以纪录影片的方式记录了延龄坊发展的历史进程,留下许多后延龄坊时代的珍贵影像资料,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,非常值得延龄坊居民的珍藏。

延龄坊居委会
2010-6-1

附表
订购号 片名 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﹒定价﹒﹒﹒﹒﹒﹒﹒注
1﹒﹒﹒欢聚茶岭--延龄坊第五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¥30/套(2片)﹒DVD
﹒﹒﹒﹒﹒﹒﹒﹒(2010年5月9日)
2﹒﹒﹒欢聚醉白楼--延龄坊第三次代表大会纪录片 ¥15/套(1片)DVD
﹒﹒﹒﹒﹒﹒﹒﹒(2008年11月9日)

订购方式:电话13857188487
邮件 hthz@163.com
延龄坊官网

© 2024   Created by 丁可乐.   提供支持

报告问题  |  用户协议